传统电网的电力数据来源分散、结构多样、质量参差不齐;基于这样的数据很难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服务。万物互联时代,数据采集的手段和数据的质量都有了飞跃。充分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并指导业务,是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和消纳的基本条件之一。蒋天仪认为“精细化”的数据运营管理和计量是关键。
在目前电力行业有一个“三可”的说法(可观:客观采集获取用电数据、可测:精准监测和测量、可控:在可观可测的基础上按需控制),蒋天仪认为,其实在三可的基础上,还可增加“可调”。他介绍,通过大数据分析,目前已经基本达到“可观可测”,这也是“可控”的前提条件。那么,如何让调控更加科学有效?就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调节调度,即“可调”。
为此,志翔科技研发了非介入式负荷分析产品。通过在新一代智能物联网表上安装边缘计算模块,利用电力指纹技术可以提供精准的用电设备负荷、能耗、使用状况等信息的侦知和分析。电力公司利用非介入式负荷分析产品,可以更精准辨识户内负荷,输出相应用电设备的能耗详单,为用电高峰期制定错峰用电方案提供有力数据支撑。
“过去,我们通过电表只是知道这一户用了多少电,不清楚具体有什么设备在用。但安装非介入式负荷辨识产品模块之后,电力企业可以更加精细地掌握用电情况。”蒋天仪说。
记者了解到,除了工业企业生产和用户生活的用电负荷精细化管理之外,在各行各业、日常生活等场景下,通过大数据对用电设备负荷、能耗等的详细分析也很有想象空间。比如,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,通过监测和分析用户用电情况,可以有效检测两轮电动车入户充电等消防隐患行为,从而有效避免火灾问题。在物业管理和环保用电方面,按规定商业楼宇内夜间严禁住人,传统的办法是安排人为巡检,如今非介入式负荷分析产品就能替代人工进行自动分析和监测等。
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,大数据、云计算等带来的数据量越来越大,很多以前没有利用起来的零散数据,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应用,可以通过关联和深度分析而产生价值。”蒋天仪认为,目前,国家已经出台了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,为数据安全行业和百姓个人隐私保驾护航。另一方面,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,尚处于起步阶段,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,需要更多有技术能力的厂商积极创新,让产品更好地落地和应用服务于各行各业,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、百姓生活便利的多个方面发挥更大价值。
监制:张宁 李政葳
采访/撰文:李飞 孔繁鑫
后期:刘昊
国内油价调价窗口3日开启 或迎兔年“第一涨”******
中新网2月3日电(中新财经 葛成)春节假期归来,油价又要涨了?2月3日24时,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。本轮是2023年第三次调价,受国际油价变化影响,机构预计,本轮国内成品油价格或呈上涨走势。
资料图:加油站。 中新财经 葛成 摄“本计价周期以来,国际原油从之前的下跌行情中筑底企稳,并有小幅的反弹。受此影响,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正值震荡。”在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芦青看来,本轮成品油零售价上调概率较大。
王芦青分析称,本轮国际油价上涨主要受两点因素影响,分别是美元指数疲软,多数商品都获得较强支撑;以及在一系列利好政策预期下,市场对亚太地区需求恢复保持乐观。
机构测算,截至2月2日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第九个工作日,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每桶82.90美元,变化率为5.21%,预计国内汽油、柴油上调幅度为每吨220元,折合汽油、柴油每升上调0.18元左右。
“后市看来,国际原油或维持区间震荡走势,消息面或维持向好指引。”据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毕明欣预计,未来国际油价仍将在震荡中维持涨势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